揭开微生态制剂的神秘面纱
广东省湛江市化工研究所 韩德辉
广东省湛江市和田生物科技公司 梁国雄
目前微生态制剂已广泛应用于饲料、农业、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推广使用微生态制剂是实现绿色环保产业,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安全途径。
现在大部分水生动物保健品厂家都在生产微生态制剂,有部分厂家在外包装上标明“太空菌种”、“日本菌种”、“美国菌种”等字样,把微生态制剂的功能无限夸大,甚至有的厂家把微生态制剂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可以治疗各种奇难杂症。
其实在自然界的人和动植物,不论体表和体内都充满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彼此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依存和制约关系,最佳状态就是其中有益菌占优势,整个微生态系统处于稳定、有效的平衡状态,它是一种动态平衡,随着不同的种类、不同生长期、不同的营养水平和不同的健康状态而变化。
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菌、利生菌、活菌制剂,采用已知的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复壮、发酵、包埋、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对人和动物有益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我国对从国外进口微生态制剂管理比较严,现在市场上的微生态制剂大都是在国内生产制造,质量参差不齐。目前理想的微生态制剂菌株的筛选应该具有如下条件:
一、所选用菌种不会使人和动物致病,不与病原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产生杂交种。
二、是宿主某个部位的“土著菌”,最好是来自动物肠道或者是养殖环境中。
三、易于培养,繁殖速度快,能在养殖环境中存活。
四、在发酵过程中能产生酸和过氧化氢等物质,能对大肠杆菌、弧菌等致病菌起抑制作用,提高养殖动物对病原抵抗力,促进动物生长。
五、在制作保存过程中能保持生命活力,在低pH和胆汁中可以存活,并能植入肠黏膜,经加工后存活率高,混入饲料后稳定性好。
我国农业部公布允许使用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有12种: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粪链球菌、屎链球菌、乳酸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链球菌、啤酒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
微生态制剂从广义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改变胃肠环境(如pH值、气体、碳源、氮源等)的饵料添加剂,如寡糖、酸化剂、中草药等;另一类包括活菌制剂和微生物培养物等,称为益生菌。
从使用情况来看,最好是选用当地的“土著菌”,常见的“土著菌”采集方法有:林荫落叶采集法、田间采集法、动物肠胃采集法等。要尽可能在生产地或附近采集“土著菌”,以保证发酵效果,采集地点最好选择高山或污染较少的区域,微生态制剂菌株的筛选应有科学的方法,筛选标准:生物安全性、生产加工过程、给药方法、益生菌在宿主体内的增殖能力。
微生态制剂菌株的筛选步骤:背景资料的采集→益生菌的获取→益生菌和病原菌的竞争能力→益生菌的病原性评价→益生菌对幼体的影响→经济成本分析。
自然环境中生活着大量的有益“土著菌”,我们在落叶且腐殖质多的地方,就可以采集到有益的土著微生物,通过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培养、扩繁,形成有相当活力的微生物母种,再按一定比例将微生物母种以及一定量的营养液混合发酵成为微生态制剂。所以说,微生态制剂并不神秘,在我们日常饮食中都大量使用微生态制剂发酵食品。
我国是世界是最早懂得使用微生物发酵食品的国家,几千年以前,人们就会利用微生物发酵食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食品如:酸奶、豆酱、虾酱、发酵面包等,都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而成,曾经在民间风行一时的“红茶菌”就是益生菌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微生态制剂早已溶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