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健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郑庆森
◆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张继良
【摘要】以副溶血弧菌为检测菌,采用平板打孔抑菌圈检测法,研究植物乳杆菌A-1及其代谢产物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经MRS培养基发酵后发现,发酵上清液对副溶血弧菌的生长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抑菌效果增强。将发酵上清液经过100℃高温处理15min,其效果不变,由此说明该株植物乳杆菌所产乳酸菌素可耐受高温而不被破坏,保持良好的抑菌效果。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A-1;副溶血弧菌;抑菌能力
弧菌广泛存在于养殖水体,是海水养殖动物的主要病原菌,弧菌病是目前为止对养殖鱼虾危害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副溶血弧菌是存在于近岸海洋环境中的嗜盐细菌,也是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防治副溶血弧菌最常用方法是使用抗生素,但过度地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且造成抗生素残留等问题,因此,生物防治由于其特殊的优点正成为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重要措施。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不仅能够调节机体机体肠道正常菌群,保持微生态平衡,还可以产生有机酸、细菌素、过氧化氢等多种天然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杀毒抑菌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株
测试菌:植物乳杆菌A-1是经点接种法初步筛选出的对弧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
指示菌:副溶血弧菌,由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家禽实验室惠赠。
1.2 培养基
植物乳杆菌培养基为MRS培养基。
副溶血弧菌培养基为2216E海水培养基。
1.3 测定方法
抑菌活性检测采用平板打孔抑菌圈测定法。
分别于菌株培养36h和50h取样,离心去沉淀,然后取约50%上清液于100℃处理15min,同时做抑菌试验,打孔器孔径为9mm。
2 结果
2.1植物乳杆菌A-1发酵上清液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效果

图1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效果
注:“+”表示对发酵液进行热处理;CK:生理盐水组;M: 表示MRS原培养液

图2 抑菌圈直径测定结果(单位:mm)
由图1和图2可知,皿中CK对照组没有抑菌圈,说明生理盐水对副溶血弧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但M组有非常小的抑菌圈出现,说明MRS原液可以对副溶血弧菌表现出轻微的抑菌活性。植物乳杆菌发酵液36h取样上清对大肠杆菌抑菌圈较小,50h抑菌圈逐渐明显大于36h抑菌圈,说明随着发酵的继续进行,抑菌物质浓度不断升高。另外发现,发酵液上清液加热处理后对副溶血弧菌抑菌圈与原上清液相比基本上无差别,发酵上清液的抑菌物质可耐受100℃高温15min而不被破坏。
近年来,乳酸菌开始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实践证明应用乳酸菌来防治水生动物疾病是可行的。杨莺莺研究了乳酸杆菌L1对致病弧菌的抑制作用,证明乳酸杆菌及其代谢物质对鲨鱼弧菌和溶藻弧菌具有协同抑制作用。杨勇等证明乳酸菌代谢产物对鳗弧菌的生长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该代谢产物对鳗弧菌的抑制效率在90%以上。周海平等探讨了乳酸杆菌LH代谢产物对沙蚕弧菌、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漂浮弧菌的抑制能力,并在模拟养殖水体实验中探讨了乳酸杆菌LH对哈维弧菌的抑制效果。本试验中的植物乳杆菌A-1胞外产物对副溶血弧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值得在水产养殖业推广使用。
|